检验之光点亮灯塔,抗击疫情巾帼不让
日 期:2020-03-02 23:45:18 浏览:(1080)
2020年1月22日,当大家都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中时,下午19:00,检验科孙巨军主任在科室微信群内发布疫情通报,发出组建“青年突击队”准备核酸检测的动员令,检验科实验室6名女同志报名请缨。
杨小艺有年迈的母亲需要照顾;石珏孩子年幼,父母身体都不太好;张瑞和郗隽孩子刚满一岁;何娜正是新婚燕尔,罗明莉大病初愈……面对疫情,她们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疫情就是命令,作为一名检验人,我们有责任为临床工作提供有力支持。目前我们有完备的核酸检验设备,也通过省市实验室认证备案,完全有能力打赢这场战疫”孙巨军主任坚定地说,紧急安排在科室抽调精兵强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早在国家没有实施三甲医院准入检测核酸时,科室就完成了设备调试、试剂盒储备等前期工作。随着国内标准的正式颁布,检验科第一时间完成科室备案,一次性完成西安市卫健委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全部审核手续。
2月1日晚上,医院决定次日开始核酸检测。孙巨军主任指导相关人员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流程”。实验室全体人员立即进入备战状态,对照视频反复学习和演练,接收标本、个人防护,带口罩、护目镜、穿脱连体防护服等。
第一次穿上隔离服,开始还有些小兴奋,但是很快就被不透气的闷热感淹没。隔离服加上密闭的实验室环境,身上的衣服很快就湿透了,护目镜泛起的雾气凝结成小水滴,勉强透过雾气的护目镜分辨视物,她们调侃的说是“视觉检疫卡点”。N95医用防护口罩让大家有点缺氧,做实验时都尽量不说话,沟通靠打手势和写字,外科口罩和眼镜的重量都集中在耳朵上,一天工作结束后,耳朵被口罩带勒的生疼,脸上鼻梁上也留下了深深压痕。近1个月,每天穿着隔离衣6小时不能吃饭、喝水、上厕所,为了早日出结果,加班已是常态。家人的思念和牵挂是她们“最温柔的负担”,“全副武装”和自己的父母和宝贝进行简短的视频电话成了日常的沟通方式。
随着时间推移,抗击疫情复工复产工作逐渐展开,核酸检测成了很多群众迫切需要的“复工通行证”,实验室的工作压力骤然剧增。为了多做些、快做些,实验室每周7天时间不停歇运转。还尝试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目前我院实验室每天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40多例,经过协调,将启用一种新的提取方法,到时每天可完成新冠核酸检验100多人,数量可翻近三倍。不仅提高了效率,也节约了防护用品。
检验数据中小小的阴阳符号、短短的数值单位,都是检验人为打赢战“疫”添砖加瓦的利器,既赋予医生救治方向,又为患者提供了生的希望。
她们不是英雄,不过是坚定走在抗疫大军里的一员;她们不是一线队员,不过是医者仁心队伍中的履行者,当年步入医学殿堂时的铿锵誓言,选择职业时的初心让她们更清楚,只要病人需要,就要义无反顾。
从医路上,有这样一段经历,是人生中的高光时刻,青春无悔,人生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