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 | 共抗艾滋,共享健康
日 期:2022-12-01 11:06:43 浏览:(831)
2022年12月1日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宣传活动的主题为“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该主题紧密结合了2022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的英文主题“Equalize”的核心信息,强调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携手应对艾滋病流行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倡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
艾滋病是什么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英文简称,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恶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及母婴传播。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攻击和杀伤人体免疫系统中起最重要作用的CD4+T淋巴细胞,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大部分感染者抵抗疾病的能力极度下降而发生各种严重的疾病。目前,还没有能治愈艾滋病的特效药物和预防用的疫苗,但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来预防传染。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在发病之前,其外表和健康人是一样的,在医学上,称他们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他们虽然外表健康,但体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仍带有艾滋病病毒,会传播给他人。
一、感染艾滋病有哪些症状
艾滋病本身没有任何特别或独有的症状,主要是免疫机能下降乃至丧失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容易感染、不可逆的感染和肿瘤比较突出,具体表现为:发热、盗汗、进行性体重减轻达5至15公斤左右,腹泻、咳嗽、气喘、淋巴结肿大等。
在临床上,检查血清艾滋病抗体阳性(即HIV阳性)者,即可定为艾滋病或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
二、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性传播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无保护性行为。
血液传播
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解剖刀、输血设备等。
母婴传播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可能会通过怀孕、分娩和哺乳将病毒传染给婴儿。
三、不用担心艾滋病传染的行为
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触时,以下这些行为是安全的:
呼吸同样的空气
共同使用马桶、门把手
拥抱或握手
共用餐具
共用健身器材
四、警惕艾滋病的窗口期
人体感染病毒后到外周血液中能够检测出病毒抗体的时间。
1.一般为2周到3个月。
2.在窗口期,血液中检测不到病毒抗体,但人体具有传染性。
3.一次检测结果阴性不能证明排除感染,应隔2~3个月再检测一次。
五、如何预防艾滋病
安全性行为
不共用针头
拒绝毒品
母婴阻断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怀孕、哺乳过程中:1. 服用抗病毒药物2. 剖腹产3. 避免母乳
避免不安全的血液暴露
美容、纹身、理发时,应选择正规商家,确保所用器械经过严格消毒。
不共用生活用品
注意外伤防护
如有外伤等引起的流血,应妥善处理伤口。
保护易感人群
对相关高危人群加强知识普及和预防。
发生高危行为后及时使用阻断药
1. 2个小时内效果最佳。
2. 最好在24小时内服用。
3. 超过72小时,阻断成功可能性大幅降低。
感控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