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识
日 期:2017-05-03 09:29:58 浏览:(3851)
一、何谓标准预防?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其基本特点为: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二、标准预防的措施有哪些
1.洗手: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不论其是否戴手套,都必须洗手。遇有下述情况必须立即洗手:摘除手套后,(接触病人前后)可能污染环境或传染其他人时。
2.戴手套:接触病人的上述物质及其污染物品时,接触病人黏膜和非完整皮肤前均应戴手套,对病人既接触清洁部位,又接触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
3.上述物质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口罩,并穿防护衣。以防止医护人员皮肤、黏膜和衣服的污染。
4.被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理!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应进行清洁和适当消毒。
5.污染的床单及时处理,防止接触病人的皮肤与黏膜,以防污染衣物及微生物传播。
6.锐利器具和针头应小心处理,以防刺伤。
7.医护人员进行各项医疗操作、清洁及环境表面消毒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8.污染环境或不能保持环境卫生的病人应隔离。
三、医护人员的防护要求
1.基本防护:
防护对象: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的所有医、护、技人员。
着装要求: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
2.加强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体液或可疑污染物操作的医护人员,传染病流行期的发热门诊的工作人员,传染病病区的工作人员,转运疑似或临床诊断传染病的医护人员和司机。
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可按危险程度使用以防护用品。
隔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
防护镜:有体液或其他污染物喷溅的操作时。
外科口罩:进入传染病区时。
手套:操作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或破损皮肤黏膜的操作时。
面罩:有可能被病人的体液喷溅时。
鞋套:进入传染病区时。
3.严密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要给传染病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等操作和做传染病尸解的医务人员。
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应使用面罩。
四、主要疾病的应急预防
1、职业暴露HBV后应急预防
针对乙肝易感者与对乙肝疫苗无应答者,即血清抗HBs阴性者。当接触血清HBsAg(+)血液后,措施有两条:
其一,应急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首次应该在暴露后48h内完成。HBIG的效价必须达到1:200000(即200ul/ml)以上,用量0.6ml/kg的保护效果较理想。对既往接种过疫苗而无血清学应答者,宜接种HBIG两次(相距3—6个月)。暴露后一个月,如未发生乙肝,宜重复应用HBIG一次。
其二,应急接种乙肝疫苗。暴露后6个月内应予血清学随访,并注意有无相关的临床表现与肝功能变化。至于血清学抗体HBs≤10ul/ml的医务人员,需加强接种乙肝疫苗一次。并接种HBIG一次。上述措施应尽早(48h内)完成。
2、丁肝
丁肝只发生在有乙肝病毒感染的人群中,它通过类似乙肝途径传播。防止乙肝感染的措施也对丁肝病毒有效。
3、职业暴露HCV的预防
对暴露者的血清学随访抗HCV十分重要,暴露后24~48h内,6个月与12个月检查三次抗HCV是必要的。一旦血清抗HCV由阴转阳,似应及时启动抗病毒治疗,不必等待肝功出现异常。
4、职业暴露HIV后的预防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基本用药程序为两种逆转录酶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强化用药程序是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定期检测及随访情况及时向当地CDC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