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非日记 | 当遇到艾滋病患者
日 期:2021-07-14 16:51:11 浏览:(1140)
半个月前,队友在抢救窒息的新生儿时,不小心被针扎破了自己的皮肤。当拔出针的时候,鲜血汩汩地往外冒,钻心的疼。马拉维是一个艾滋病多发的国家,这样的职业暴露是很危险的,很容易感染艾滋病。队友立即挤出鲜血,消毒,包扎,同时给新生儿快速查了一个艾滋病检测,万幸,孩子没有感染。孩子的妈妈没有手机,暂时联系不上,只好分头出去找,过了好久才将她找到。经过检查,妈妈的艾滋病抗体也是阴性,我们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然而,艾滋病的窗口期(传染病的窗口期是指从病毒进入人体,到血液中产生能查出抗体之间的这段时间)以前是三个月,现在技术改进了,但是也需要至少14到21天,所以队友目前还不能百分百排除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艾滋病的阻断药,可以在暴露初期有效预防,但是这个药的副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人吃了容易出现皮疹,恶心,呕吐,腹泻,乏力,头痛,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而且必须连续吃28天,中间不能间断,否则前功尽弃。队友权衡利弊后,决定吃药。开始几天,还好没什么反应,但是吃药三四天后,头晕,头痛,恶心,不想吃饭,一吃就吐。看着队友整天没精神的样子,大家心里都很不好受。
由此,我想到了在马拉维第一次给艾滋病人做手术的情景。因为国内的艾滋病人很少,平时也碰不上,再者说术前会进行详细检查。那次上手术前,一翻病历,病人有明确的艾滋病史,顿时心里咯噔一下,紧张、担心又交杂着焦虑。但依旧按照步骤,穿好厚厚的隔离衣,戴两双手套,戴好防护面屏,防止病人的血溅到眼睛里。一切准备就绪后,手术开始了,真的是如履薄冰,每一步都谨慎且小心翼翼。随着手术的顺利进行,慢慢进入状态,我逐渐把病人有艾滋病这事儿忘记了,专心进行着手术刀下的操作。手术很顺利,当缝完最后一针的时候,才又想起病人有艾滋病,心里还是有些后怕的。
手术每天都有,艾滋病人也时常碰到,还好,每次都能平安度过。不过手术还是要小心再小心,做好更加严密的防护措施。
岳华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