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印记 润物无声 | 用心护心——实习护士手记之心血管内科篇
日 期:2024-08-23 14:27:22 浏览:(793)
实习纪实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心内科一个月的实习已接近尾声,回顾这段岁月,它不仅仅是一段学习的历程,更是我人生中一段宝贵的成长时光。
回想起一个月前,我接到医院通知将要在心血管内科开始实习的通知,我的内心就充满焦虑、担心 ,害怕自己不能快速适应环境;害怕自己下科室后会因为紧张导致老师对自己的印象不好;害怕自己内向不善言谈的性格而遭到老师的嫌弃;害怕自己遇到患者询问时不恰当的回答而惹怒患者……
然而,7月10日正式进入科室后,在护士长张丹凤老师的介绍下,我了解到心血管内科的科室文化理念、服务病患的宗旨、护理教学流程以及科室常见疾病的种类。护士长认真严肃地给我们讲了在临床科室学习过程中的防护知识以及应遵守的各项制度、注意事项等,让我感到特别的暖心,想迫不及待的加入她们, 和老师们一起去护理病患。
通过一个月的临床实习,我收获最多的是来自各位带教老师的关心与厚爱,还有紧张、充实又富有成就感的临床实习工作。在这里,我不但深入学习了专业知识,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 积累了丰富的突践经验,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挑战与磨砺,这些经历都成为了我人生道路上宝贵的财富。
在心内科遇到的第一位老师是王晓宇老师,她给我的印象是这样的:一天早上,一位患有心功能不全的脾气火爆且耐心极差的病人张叔,王晓宇老师查看他服药情况,张叔很烦躁地回答:“吃什么吃,得了这病,能活一天是一天,吃了又有什么用。”王晓宇老师听到后,并没有和张叔理论,而是不急不慢的温柔地向他解释:“哎呀!张叔,您怎么能这么想呢?您看现在社会多好,小孙子那么可爱,您儿子那么孝顺,一天给您又是洗头又是擦身体的多好,您这病也不是什么大病,就是老年人都会得的,您只要每天按时吃药,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好的心态病才会好的快。”随后王晓宇老师还从专业的角度给他讲解了一下病情,张叔听完之后,心情变好了很多,情绪也稳定了,之后也能积极配合治疗,最后病情好转高兴的出院了。这个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在护理工作中,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患者的病情,更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需求。有时候一句关心的问候,一次亲切的交谈,就能给患者带来莫大的安慰和力量。护理工作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心灵的慰籍和支持。
我的第二位老师是王婉老师,也是心血管内科的教学组长,她不仅是一位有才华的老师,更是是一位专业知识扎实、操作技术过硬"全方面优秀"的老师。王婉老师教会了我很多,冠心病、心梗、高血压、介入治疗、药物等等各方面都有涉及,让我每天都像“海绵”一样,汲取着知识,那种感觉非常棒。王婉老师还带着我们进行护理查房,教会我们怎样选取病人,怎样查看病例,怎样去和病人沟通来获取需要的信息,怎样寻找护理问题,怎样制定护理措施,怎样把结果呈现在PPT上。王老师耐心、细心、认真的带教态度让我明白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持有怎样的工作态度,要怎样对每一件事负责,做一个有责任让老师放心、让病患安心的护理工作者。
之后,我还跟着几位老师熟悉了夜班的流程,让我懂得了工作中有一种情感叫做同理心,每一个患者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痛苦和忧愁,我们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用心去感受他们的心情,给予他们最真诚的关怀。有一次,我在和李璐露老师与刘佳宁老师下午上班的时候,发现一位做完介入治疗的患者没有好好制动,导致腹骨沟处有一个硬币大小的硬结,患者还不停地抱怨不让动难受死了,两位老师立即联系医生,医生看过之后,给患处重新加压包扎。之后,李璐露老师还运用专业知识给患者进行解释,也采取了尽量让病人舒适的办法,尽管在此期间患者还在抱怨,老师还是站在患者角度出发去开导患者。这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护士不但要有耐心,细心,还要有一双火眼金睛。
特别特别感到荣幸的是,我们有机会参加了科室组织的“冠脉影像诊断及冠脉精准治疗推广学术会”。会议中有各大医院的大咖教授,传授与交流知识经验,尽管我听的不是很懂,但那种氛围让我震撼与感动,尤其有一位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长者,他是坐着轮椅来参加此次会议的。看到那么大年龄了也还在学习,让我心中不由得产生一种敬佩之情,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我也要像长者学习,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的充实,这样才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在这短暂的一个月实习时光里,我收获了很多很多。感谢医院给予我们实习的机会,让我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感谢张丹凤护士长带领的优秀护理团队,让我在心血管内科学习愉快且充实。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带着这段实习经历中的收获和感悟,继续努力前行,我也会秉承着心血管内科老师们的工作精神,做好自己、做好工作、做好一名医务工作者,只要我保持学习的热情和谦逊的态度,我相信未来我一定能够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