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两区齐发展 | 支原体肺炎感染来袭,沣东院区急诊科多措并举迎就诊高峰
日 期:2023-10-20 09:36:11 浏览:(1214)
暮秋时节,阴雨连绵,气温骤降,很多儿童和家长正在与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一场恶战。近日,通用技术环球医疗西电集团医院沣东院区因咳嗽、发热、肺炎支原体感染前来就诊的患儿数量明显增多,呈上升趋势。
看到这种严峻的形势院领导立即采取措施,将儿科门诊值班时间延长至晚上8点。沣东院区急诊科医护人员积极响应医院号召,全力配合,增加护理人员为患儿输液治疗,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用扎实的业务能力为患儿减少痛苦,保证静脉穿刺一次成功。加强巡视,及时为患儿更换液体,观察患儿有无输液反应并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指导患儿及家长有序排队,合理规划就诊时间,确保充足的输液以及雾化治疗区域,保障患儿得到及时的就诊和治疗。为患儿和家长朋友们提供坐垫、小毛毯、24小时热水、纸杯等。每日输液工作结束后安排专人对输液大厅进行消毒以及清扫工作,为患儿及家长提供良好的就医体验和就医环境。
急诊科的一系列举措获得了周围群众以及患儿家属的一致好评,秉承“病人满意我就满意,病人好我就好,服务病人就是服务自己”的理念,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患儿家长的良好口碑和信任。
科普小课堂
一、支原体是什么
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这种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支原体与病毒和细菌均有相似点,又有其独特性。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肺部体征较轻(类似病毒感染);而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因此常规治疗细菌感染的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对其无效。
二、支原体的易感人群及症状
人群普遍易感,5岁以上儿童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对象,近年来,5岁以下儿童感染也逐渐增多。肺炎支原体感染全年均可发生,北京地区每年8-12月为感染高发期。肺炎支原体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潜伏期至感染后数周都具有传染性。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发热多为中高热(38.5℃-40℃),咳嗽通常比较剧烈,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还可伴有咽痛、流涕、头痛等症状。
三、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手段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用药,例如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都属于此类。病程早期或者轻症患者可以选择口服药物,口服药物无效或者肺部病变较重的患儿,需要尽早接受静脉输液抗感染治疗。静脉使用抗生素疗程通常为5-7天,有的患儿需要序贯口服2-3疗程,重症患儿需要酌情联合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激素冲击治疗或者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
目前尚没有针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建议平时均衡膳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手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捂住口鼻。尽量避免到人流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应佩戴好口罩。
四、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常见误区
误区1:孩子只发热不咳嗽,或者只咳嗽不发热,肯定不是肺炎。
发热、咳嗽是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大多数肺炎患儿会同时存在这两种症状。然而实际情况中,很多孩子的症状并不典型,有的可能只是反复发热,几乎不咳嗽;有的只是一阵一阵的咳嗽,并没有明显的发热、咳痰。流行季节如果孩子持续发热超过48小时,或者连续咳嗽超过7天,都应警惕肺炎支原体肺炎,需要及时就医。
误区2:胸片、CT有辐射,孩子不能做。
由于肺炎支原体肺炎大多为间质性肺炎,发病早期肺部听诊常常没有明显啰音、呼吸音减低等异常征象。因此,影像学检查(例如胸部X线片、胸部CT等)是早期诊断和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手段。发病早期,通过肺部影像学检查,能够帮助明确诊断,尽早发现肺内大片实变、肺不张、胸腔积液等严重合并症,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抗生素疗程。肺炎恢复期,复查影像学检查,则有利于了解病变的吸收情况,判断预后。
误区3:孩子课业繁重,生病期间也得坚持上学。
很多家长问,孩子得肺炎了,会传染吗?还能上学吗?
首先,感染性疾病都具有传染性,只是强弱程度不同。校园内人流相对密集,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行为都可能传播病原体。而且肺炎是一种相对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需要充分的休息。建议肺炎急性期,尤其是发热、咳嗽剧烈期间暂时不要去幼儿园或学校,避免交叉感染,也有利于病情恢复,尽早回归校园。
误区4:孩子得肺炎了,饮食要清淡,不能吃肉。
反复高热、咳嗽会消耗大量能量,身体也会动用大量蛋白质合成免疫物质来抵御疾病。因此,充足的能量和营养,是疾病恢复的必备条件。患病期间,应适量增加肉类、蛋类、牛奶等营养物质的摄入,有助于身体的快速恢复。肺炎患儿大多食欲减退,需要注意烹饪方式,尽量以蒸煮、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少食多餐,鼓励孩子进食。
误区5:孩子不烧了,不用继续输液/吃药了。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吃几天药或者输几天液,症状有所减轻,就自行停用了抗感染药物,停药几天后孩子又再次发热、咳嗽,病情反复。体温恢复、咳嗽减轻是肺炎好转的表现,也是抗感染治疗有效的体现。但出现这些好转迹象时,并不表示疾病的痊愈,有可能肺部的病变还没有完全吸收。随意停药不仅导致病原体的耐药性增强,也可能使病情加重,增加遗留后遗症的风险。因此,要结合肺部病变情况,按照疗程完成抗感染治疗,才能彻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