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两区齐发展 | 一镜到“底”,精准出击!沣东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病区成功开展首例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日 期:2023-02-28 08:39:48 浏览:(891)
说起世界上最神奇的镜子
想必大家都会想到
是白雪公主里的“魔镜”了吧
但魔镜能鉴定的仅仅只是容颜
而沣东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病区
有比魔镜还神奇的“镜子”
它就是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它可比魔镜厉害多了,不仅能让隐藏在鼻、咽、呼吸道等部位的疾病无所遁形,还可以做到诊断、治疗一步到位,即使是再狡猾、再隐匿的病变组织也终将被降服于“神探”电子支气管镜之下。
接下来,让我们认识一下这个“通畅呼吸,镜显身手”的神器吧!
2月17日,通用技术环球医疗西电集团医院沣东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病区成功开展首例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患者张老先生吸烟40余年,反复咳嗽、咳痰10余年,近2月来感觉咳嗽、咳痰明显加重,活动后常有气短,右侧背部隐隐作痛的情况。入院后,胸部CT显示右肺下叶占位性病变,肺通气功能检查提示重度阻塞性性通气功能障碍。
在充分评估张老先生的病情后,考虑他存在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症,排除相关禁忌症,沣东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病区杜小梅主任医师为张爷爷进行了便携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检查中,发现张老先生的气管内存在少量食物残渣和较多脓性痰液,随后在镜下充分吸引出气道内的痰液和残渣。
通过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进一步明确了张老先生的疾病诊断及疾病分期。检查过程顺利,术中及术后均无不适,张老先生气短、咳嗽症状均有明显缓解。
床旁电子支气管镜应用于临床,可以大大提高治疗效率,利于患者早期脱离呼吸机,具有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概率、缩短RICU住院天数、降低细菌耐药率等优点。此项技术的开展进一步提升了沣东院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医疗保障。
电子支气管镜是一种内窥镜检查,是将支气管镜经鼻或口腔咽喉部插入气管、支气管直接观察其病变,镜下行病理活检采样,细菌学和细胞学检查,为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提供依据的重要检查手段。
适应证
支气管镜检查术作为临床常用技术,适应证范围非常广泛,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广泛的诊断价值,下列情况行支气管镜检查术可显著获益。
1.疑诊气管、支气管、肺脏肿瘤或肿瘤性病变需要确定病理分型,或确定浸润范围及分期时,应行支气管镜检查术。鉴于近年来肺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进展,支气管镜检查术也适用于对肿瘤进行分子病理学诊断和评价,在治疗过程中对病变再活检以对组织病理类型可能的变化及可能继发的基因突变进行评价,以指导后续治疗。
2.不明原因咯血持续1周以上的患者,尤其是年龄在40岁以上,即使影像学未见明显异常,仍应行支气管镜检查术以明确出血部位及出血原因。
3.对于不能明确诊断、进展迅速、抗菌药物效果欠佳、病变持续存在或吸收缓慢、临床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或伴有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应行支气管镜检查术,并采样行相关病原学检查及某些病原标志物检测,有助于临床的正确诊断或病原学诊断。
4.器官或骨髓移植后新发肺部病变,或者疑诊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肺免疫排斥时,建议行支气管镜检查术协助明确病因。
5.临床上难以解释、病情进展或治疗效果欠佳的咳嗽患者,怀疑气管支气管肿瘤、异物或其他病变者,建议行支气管镜检查术。
6.原因不明的突发喘鸣、喘息,尤其是固定部位闻及鼾音或哮鸣音,需排除大气道狭窄或梗阻时,建议行气管镜检查术。
7.对于原因不明的弥漫性肺实质疾病,如间质性肺炎、结节病、肺泡蛋白沉积症及职业性肺病等,均建议行支气管镜检查术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8.对于可疑气道狭窄的患者,支气管镜检查术是重要的诊断和评价狭窄程度、长度、类型及病因的方法,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9.对于任何原因引起的单侧肺、肺叶或肺段不张,均建议行支气管镜检查术以明确诊断。
10.外伤后可疑气道损伤的患者,推荐行支气管镜检查术,以利于明确诊断并评估损伤部位、性质和程度。
11.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怀疑各种气管、支气管瘘,如气管食管瘘、支气管胸膜瘘等,均推荐行支气管镜检查术,以确定其病因、部位、大小及类型。
12.临床怀疑气道异物者,建议行支气管镜检查术,以确定诊断,评估取出难度,决定治疗方案。
13.原因不明的纵隔淋巴结肿大、纵隔肿物等,应行支气管镜检查术,获取病理学标本,进行诊断。
禁忌症
急性心肌梗死后4周内;
血小板计数<20×10⁹/L时;
活动性大咯血时;
妊娠期间;
恶性心律失常、不稳定心绞痛、严重心肺功能不全、高血压危象、严重肺动脉高压、颅内高压、急性脑血管事件、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严重精神疾病以及全身极度衰竭等。
如果以上这些情况您都不存在,那便可以放心检查!
做这项检查难受吗?有什么需要特殊注意的吗?
做支气管镜检查会有一定的不适感,不过一般成年人都是可以耐受的,而且还可以麻醉,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检查前:对于没有胃肠动力异常或梗阻的一般患者,若是选择局麻,需要检查前4 小时开始禁食,2小时开始禁水;若是全身麻醉,则需要在检查前8 小时开始禁食,2小时开始禁水。
检查后:检查结束后,局部麻醉患者在检查结束2小时后方可进食、饮水,全身麻醉患者则要等到检查结束6小时后进食、饮水,避免因咽喉仍处于麻醉状态而导致误吸。
供稿:周瑞、刘茜
科室:沣东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全科医疗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