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科普课堂 | 脑卒中患者手肿了,是怎么一回事?
日 期:2023-01-04 08:10:06 浏览:(1463)
有一部分脑卒中患者发生肢体瘫痪,为上肢、下肢或者是半侧的上下肢都瘫痪,瘫痪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生手部肿胀。
那么,引起手部肿胀的原因是什么呢?
1、腕关节持续过度屈曲、背伸受压
患者在卧床时,患侧上肢可能未被注意,而处于被迫牵拉并掌屈的位置。压在腕部的力量,超过患侧上肢的重量,使患肢静脉回流严重受累。此外,过度牵拉手关节,可以产生刺激性反应,引起水肿和疼痛。
腕被动屈曲累及手静脉的回流,手上的大部分静脉淋巴回流都在手背面,手肿综合征的早期,手部的水肿也是以手背为主。
2、对手关节过度牵拉
对手关节的过度牵拉可能引发炎症反应,出现水肿和疼痛。手上众多关节的活动度因人不同而有很大差异。超出生理范围的腕背伸很容易发生。比如,当鼓励患者用伸直的患臂负重时,或患者试图用患臂支持身体时,过度负重造成关节及周围结构损伤。
3、液体渗漏
输液手肿主要是由于在进行长时间输液或者反复的静脉穿刺时,输液的药物浓度过高,对血管内膜的刺激,引发血管内壁通透性的改变,引起输液的药物外渗。或是局部组织液外渗,导致局部血液或者组织液回流受限,出现局部肿胀的表现。
4、手部意外损伤
如跌倒,烫伤。尤其是在偏瘫患者手知觉缺失或疏忽时。
有很多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康复的过程中,由于肢体还未完全的恢复,知觉不太敏感,还伴有肢体障碍的时候,跌倒也便成了脑卒中患者的常见问题。患者一旦出现跌倒的问题,那么必定会引起很多的伤害,甚至会危及生命。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平衡功能障碍,伴随着生活能力及移动能力较差,一旦跌倒可能会出现骨折、脑出血等并发症。跌倒不仅发生在急性期,还可贯穿中风的全过程,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更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5、康复期手肿
康复期手肿在行走时最容易出现,由于患侧上肢长时间下垂加上手部控制能力差,影响血液回流,从而造成水肿。
6、静脉回流受阻
肢体瘫痪导致肌肉因失去神经支配,收缩运动减弱或消失,肌肉对静脉血管的挤压力就会消失或减弱,就容易导致静脉回流受阻。
7、营养不良
肢体瘫痪后失去了正常的活动,偏瘫的肢体营养代谢就会受到障碍,血管收缩功能调节失调,导致静脉血回流受阻。因为血流受阻,血管里面的血液被挤压到血管壁外导致肿胀。
供稿:景珊珊
科室:康复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