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风建设专项教育治理活动专栏(第三十九期)白岩松:医学与医德(一)
日 期:2017-05-11 11:23:33 浏览:(3441)
让我讲医德这个问题,中国只有两个职业是带“德”的,一个教师,一个医生,为什么?不复杂,你看其他职业,就用职业道德笼统的给算了,你看这两个职业是单独计算的,原因就在于,教师要负责人们的精神健康,而医生要负责人们的肉体健康,其实还不止,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书容易,育人难呐;医生要肉体治疗,还要有精神抚慰,肉体治疗相对好评估,但是这个精神抚慰如何做呢?“德”字就在这精神抚慰和教书育人之间诞生了。
什么是“医德”?我觉得用任何理论解释都是苍白的,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接近100年前,协和招生名额很少,其中一个考场在上海,福建的一个小女孩就是要当医生,去了上海考试,最后一科考英文,协和对英文要求极高,她答了几笔,考场里面的一个女生晕倒了,抬出去,没想到这个考生放弃了自己的考试,出去救助这个女生,等她救助完女生,考试已经结束了,她没有任何怨言,明年再考吧,走了。但是监考的老师看到了这个过程,把这个过程写给了协和,协和调看了她前几科的成绩,最后决定招她,因为她拥有当一个好医生没法教的最重要的一个“德行”。
宁可牺牲自己,也要照料别人。这个福建女孩的名字叫——林巧稚,也就是郎主任的前辈,刚刚去世的严仁英,104岁,其实也是继承者,她讲了林大夫的一个细节,她说林大夫查房前,产科病房前由于病比较重,是哀嚎,是不安,是凄凉,但是林大夫来了之后,一边治疗一边跟患者聊天,她说突然一瞬间,病房呈现出极其温暖的安宁,我觉得,这就有超越技能的,需要我们思考的东西。
第二个故事,有一个大大夫叫华益慰,我在做感动中国的时候他是获奖者,看他片子的时候我的眼泪哗的就下来了,不是高超的医术,而是一个小小的细节,打他当医生开始,每天早上他要去查房之前,都要先把听诊器放在自己的肚子上焐热,才进病房,他一辈子没让患者遭到过一次凉的听诊器。
现在的医生委屈很多,我在做着如此伟大的事情,为什么人们还骂我?每一个人生老病死都要与医生打交道,谈及医患关系时,白岩松说:人们对医生的依赖大、期望大、抱怨就多。医患关系不止中国有,全世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