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竞争机制 让优秀护士脱颖而出
日 期:2012-10-16 16:15:52 浏览:(2699)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优质护理工作管理经验启示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是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确定的第一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医院之一。在深入推进优质护理过程中,他们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效。
自主招聘 同工同酬
聘用护士成为了医院护理工作的主力军,达到了590人,占护士总数83.2%,全院病区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在0.4∶1以上,一线护士占全院护士的95.4%。
护理人员流动性大是一个医疗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编护士和招聘护士干一样的工作拿不一样的收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实现医院在编与非在编护士的同工同酬,对医院而言,意味着医院要拿出一笔不小的资金。但从全局来看,稳定的护理队伍,有利于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同工同酬对于护士个人来说,有利于树立自信,增强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目前医院已有36名招聘护士走上了护士长岗位,占全院护士长的75.5%。
凡是在本院工作的拿到护士执业证、科室反映表现突出的护理员,在聘用护士时优先录用;工作满1年的,参加应聘时在其理论考试成绩基础上加2分,并根据从事护理员工作年限逐年递增。
绩效考核 优劳优酬
护理部设定护士等级系数,根据护理工作量、劳动强度、专科风险、工作环境,把全院41个护理单元划分为5个档次,每档设定一个系数。科室所有护理工作项目根据技术风险、难度划分为不同档次,也设定不同系数,进行二次分配。
通过护理部初次分配和科室二次分配,基本形成了护士酬劳所得按护理工作量、工作强度、工作质量、技术含量、风险程度进行分配的激励机制,充分体现了优劳优酬。护理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自运行以来,护士主动向繁忙、高风险科室择岗,更愿意加班、上夜班,主动干脏累活,主动学习充电、提高技能水平,大大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
待遇倾斜 回归一线
为激励护士回归临床从事一线护理工作,医院出台了“晋升职称优先一线,且一线护理人员可以破格晋升。而辅助科室人员推迟两年晋升”的政策,使部分辅助科室护理人员自觉自愿回归一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有效弥补了护理人力方面的不足。现一线护理人员占全院护理人员比例已由2010年以前的92%达到现在的95.4%以上,确保了优质护理工作的良好、有序运行。此外,医院还设立了优质护理专项资金,专门用于补贴试点病房护理人员,优质护理活动开展以后护士平均奖金比以前增加12%,有效地调动了一线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全面竞争 能上能下
护师、主管护师两级职称的护士作为护理队伍的中坚力量,比护士职称者临床经验丰富、综合能力强,而相较于副主任护师,这些人精力充沛,工作、学习积极性高,易于接受新知识、新观念。所以医院2011年大胆从全院近240名主管护师和护师中公开聘任87名担任责任组长,协助护士长抓管理工作,其中破格聘任护师5人,给予奖金和待遇与主管护师相同,一改过去由年资高护士担任的方式。
2002年开始从护理队伍中选拔4名学科带头人,给予工资上浮一级,每年至少派出学习1次的鼓励政策,每年动态考核管理,每三年为一个评审、考核周期,能者上庸者下。
经过这个措施的出台,鄂尔多斯中心医院进一步深化了人事制度改革,保证优秀的、肯干的护士脱颖而出,使护理队伍更具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