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心状态:多干一点与事业追求
日 期:2010-03-23 11:34:37
浏览:(2602)
如果抽象地说尽职、尽责和尽心有什么不同,似乎不容易说清。如果以发生在超市的一个小场景为例,就比较好理解了:
一位消费者在自选超市的货架之间徘徊,他想找一瓶高蛋白质含量的洗发液,刚好看到一位服务人员在另一边整理货架,就上前询问。服务人员的反应可能有下列几种:
第一种,理都不理,冷冷的丢出一句“不知道”,继续手上的工作;
第二种,客气的回答“请你走到第三个货架,左转到横排第五个矮柜,数过去第八个货架,你就可以看到洗发精专柜了;
第三种,立即停下手上的工作,聆听消费者描述产品,随即带对方到洗发液货架,拿下一瓶高蛋白质洗发液给消费者,同时说:“我想您挑选蛋白质含量高的产品,应该是对发质保养非常在意,我再给您推荐另外一种优氧的产品试试,可以让您的秀发更美丽。”
上述服务人员的三种反应,所有的经理人都会说:“我要第三种反应的服务人员”,因为第三种服务人员在执行中热忱、用心、积极、主动,是最理想的客服人员,他是用心在工作,处于尽心状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每一位消费者都可能经常遇到第一种或第二种状态的服务人员。这三种差异正是来自于执行的坚定,以及执行的用心。第一线的员工是与终端客户接触最近的人,他们要像蜜蜂一样勤劳、敬业、坚决执行,才能把管理价值的效应放大。如果他们的心思不在岗位、工作上,即使技能再好也没用!
工作尽心与否,往往就在于一念之差。而所谓的一念之差,其实就是一种态度——面对生活、面对工作、面对人生的态度。那些成就大业的人和凡事得过且过的人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成功者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何一个公司招聘员工,绝不是为了让他天天坐在那里等着领导布置工作,也不是领导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更不是领导不安排工作就什么也不干,否则企业培养出来的是一批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会思考、不会用心工作的“机器人”。公司需要的是具备第三种状态的人,需要的是会“用心”工作的人。因为他们对工作充满激情和热爱的人,一旦投入到工作中就会用心工作,这样工作中不仅不会出现差错,更重要的是难题就不再是难题了,因为用心工作的人会想办法克服困难,努力把工作做成事业。
用心,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认真只能把事情做对,而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传统公司一般产品合格率达到99.73%就相当不错了,可是如果用“6西格玛”体系管理的话,产品合格率达到99.73%,以下事情会在现实中发生:全世界每年有2万次配错药事件;每年有1.5万婴儿出生时会被抱错;每星期有500宗做错手术事件;每小时有2000封信寄错。面对着这一串数字,作为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我们不更应该用心去面对每天的工作、每一位患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