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一满意”活动专栏——我们如何赢回那份难能可贵的尊重?
日 期:2011-06-08 15:48:22 浏览:(2342)
近日,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今是高考,唯告学子:要有尊严,别学医!”的微博语录如巨石投水,引起各界对医生尊严的激烈讨论。我们维护的尊严究竟受到了怎样的挑战?我们怎样才能从自身做起,赢回原本属于我们的那份尊重?这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与反思。
一、医生的尊严面临怎样的挑战?
近期一份关于“医生行医环境调查”吸引了超过万名医生参与,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仅有3.07%的医生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学医,而美国的这一比例高达84%。而另一项调查的数据显示,有89%的医生都遇到过不被患者信任等不受尊重的情况,其中甚至还有12%的医生经历过辱骂、医疗纠纷等极度不被尊重的现象。根据患者对医生态度的统计调查显示,有25%的患者明确表示自己有过不尊重医生的行为举止。一患者表示,在听不懂医生的专业用语的情况下会多问几遍,然而这通常会让医生觉得反感,他们会说,“你就照我说的做,没有什么对不对。”医生的这种态度,使得患者不信任他,也就不愿意尊重他。
二、我们为何失去了原本的那份尊重?
由于我国整体医疗资源有限,使得就医难现象出现。在这一背景下,即使所有医院都超负荷运转,也很难保证患者的要求都得到满足。医生作为医疗任务的直接承担者,与患者直接接触,患者最终将这些矛盾都集中到医生身上。患者到医院通常期望值都很高,而很多情况下,由于医学的限制,对于医生来说,患者无理的或者超过医疗常识和医疗规范的要求都无法得以实现,当患者希望能够把病治好的期望与医生无力医治的现实发生冲突时,矛盾就会出现。
每个行业都可能存在缺陷,我们不能保证每个医生都做得很完美,大众媒体将个别医生的不良表现加以宣传或放大,给患者带来恐慌和怀疑,导致患者不信任、不尊重医生。
但客观的讲,患者不尊重医生的问题也与医生本身行为不规范有关。例如患者左腿骨折,医生却给右腿做手术等。因此,医生自身技术不到位,工作中粗心大意造成不必要的错误或与患者沟通不到位都与尊重缺失相关。
三、一脚在医院、一脚在法院——医生是怎样一个职业?
经济学祖师亚当?斯密说过,把我们自己的健康托付给医生,把自己的财富,托付给律师,这两类人是应该特别受尊重的。那么医生究竟是怎样一个职业?作为医生,我们往往是一脚在医院,一脚在法院,我们该如何诠释医生这一职业的平凡与不凡?医生的崇高是毫无疑问的,作为养家糊口的一种职业,医生与其他职业并无异处,但它特殊在治病救人的本质上,它的崇高与医生肩负责任的大小相对应。
四、神圣化或妖魔化——我们的职业何时才能回归原位?
医生只是普通的人,在生老病死这一自然规律面前,即使医学再发达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病都治好。事实上,患者通常都是一边把医生神圣化,一边又把医生妖魔化。如果患者一直将医生摆在“神”的位置上,那他们的期望自然会升高,这样只会把医生这份普通的职业不断地推往高处,而当“神坛”上的医生不能满足他们的治疗需求时,他们就难以接受。所以,我们要通过大众科普宣传等各种手段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让医生走下患者心目中的“神坛”。
五、尊重难亦不难——内外因互助让我们赢回这份尊重
卫生部部长陈竺曾强调,要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首先要肯定医生,医生的社会地位要得到尊重,医学科学要得到尊重。要强化和加深各界对医生这个职业的关注,职位的关注以及人的关注。
作为医生,全身心的投入医疗事业,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治病救人的职责,树立正面、积极的形象很重要。
第一提高技术水平、转变服务态度、对待患者一视同仁是赢得尊重的三件宝。对于医生来说,最根本的职业技能便是你的医疗技术。医疗技术的高低是征服患者的最好“武器”,如果这项基本功不扎实,将会受到一系列的严峻挑战。
第二规范行为,提高医德。医生一定要热爱自己的职业,无怨无悔的为这项事业付出青春与汗水,并充分的去关怀患者,从而获得这份尊重。
第三是沟通。在患者对医疗知识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医生的沟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有时沟通不够,或者语言态度不到位,都会导致争议出现。
总之,要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好医生、好护士,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需要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良好的合作、艺术的服务,要有五个心,即爱心、精心、细心、耐心和热心,更要有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对得起患者的嘱托和信任,只要时刻真心的为病人着想,就一定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