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健康宣教
日 期:2015-05-18 09:32:47 浏览:(4871)
1.什么是鼻息肉?
鼻息肉为一常见疾病,多见于成年人,儿童很少发生。鼻息肉可为单发性或多发性;可发于一侧,亦可两侧均患之,多数患者为多发性及双侧性。鼻息肉的形状虽像肿瘤,但并非真性肿瘤。其发生主要与炎症刺激有关,特别是变态反应的炎性刺激,最常见于变态反应性鼻炎和鼻窦炎的患者。在变态反应的刺激下,鼻腔和鼻窦粘膜发生极度充血和水肿,使组织间隙扩张而发生息肉。早期经适当治疗,水肿可消退,鼻息肉亦可完全消失。若治疗不当,粘膜发生极度充血和水肿,鼻腔内可见一个或多个表面光滑、呈灰色或淡红色、半透明的新生物,尤如新鲜荔枝肉状或形成半透明葡萄状物。触诊时觉柔软,可移动。不易出血,病人不感觉疼痛。单独的息肉,多从上颌窦内长出,有长蒂通过窦口坠入后鼻孔或鼻咽腔,成为后鼻孔息肉。鼻息肉好发生在中鼻道及筛窦。
2.鼻息肉有什么症状
以进行性鼻塞为主,随息肉缓慢长大,逐渐成为持续性鼻塞。常伴有鼻窦炎,使鼻涕增多。可有嗅觉障碍及头痛等症状。可单发或多发,单侧或双侧,多数为多发性及双侧性。息肉生长过大时,外鼻可发生畸形,鼻梁变宽而膨大形成“蛙鼻”。悬垂于后鼻孔的单发性息肉,称后鼻孔息肉(choanal polyp)。并发症常伴有鼻窦炎,使鼻涕增多。
3. 鼻息肉与鼻腔恶性肿瘤应如何鉴别?
鼻腔恶性肿瘤原发少见,多为鼻窦恶性肿瘤侵犯鼻腔继发。早期肿瘤部分侵占鼻腔时,可发生一侧间歇性鼻塞和单侧少量鼻衄或涕血。肿瘤坏死溃烂时常出现血性恶臭脓涕。肿瘤增大的可引起持续性鼻塞。检查可见鼻腔肿物,表面呈粉红或灰红色,粗糙不平,或伴有溃烂,质地较脆,触之易出血。有时肿瘤亦可呈乳头状、桑椹状或不规则块状。
鼻腔恶性肿瘤还可在眼部、颈部、头部有各种表现,也可发生远处转移。当肿瘤侵犯眼眶时可出现眼球异位、突眼、复视、泪溢等症状。检查可见两眼不对称,患眼突出移位,眶内侧饱满隆起。肿瘤转移至颈部时,出现同侧颈部肿块,质地较硬,推之不动。患者常有神经性头痛及头胀,晚期肿瘤侵入颅底,产生脑神经麻痹的相应症状。随症情发展,常见肺肝等脏器的远处转移。
与鼻腔恶性肿瘤相比,鼻息肉的鼻塞呈持续性,无鼻衄和涕血,无恶臭分泌物。鼻腔肿物多表面光滑,灰色或淡红色半透明物,触之柔软,不痛可移位,活组织检查无癌细胞。且无眼部、颈部、头部的异常表现,如无复视无突眼;无颈部肿块及淋巴结肿大;无面部麻木,剧烈偏头痛及远端转移病灶。
4:为什么要进行听力筛查
您刚刚出生的宝宝也许看起来很健康,但他(或她)的听力也许并不正常。等到您发现的时候,孩子的语言发育已经受到了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及早地了解宝宝的听力状况,因为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婴幼儿听力损失直接影响其语言的形成,主要表现为发音不清,严重者甚至可以导致聋哑。同时,语言发育的滞后还可能影响儿童心理、智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儿童语言快速发展阶段主要在0~3岁,而通过常规体检或父母观察,一般在小儿2岁以后才能发现听力障碍,错过了儿童语言快速发育的时期,会延误康复的最佳时机。因此,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能够对大多数听损伤患儿进行早期诊断,进而有效地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尽可能地减低听损伤对儿童的不良影响。
5:父母怎样发现小儿听力有问题?
如果您的孩子与下述进程不相符合,不妨到医院来做听力筛查:
1.出生后3个月:当突然听到60dB以上的声音会出现全身抖动、两手握拳、前臂急速屈曲或皱眉、眨眼、睁眼等
2.4-6个月:对声音有反应,可辨别妈妈的声音。跟孩子说话时,他可用眼睛注视着你,或听到母亲声音停止活动,头转向声源
3.7-9个月:能主动向声源方向转脸,也就是有了辨别声音方向的定位能力
4.10-11个月:叫他名字有反应,能学说"妈妈"、"爸爸",听到悦耳的音乐,上下肢能随音乐有节奏地运动,对语言有丰富的应答
5.1岁-1岁半:能按听到的语言作出反应,当问"鼻子、眼
睛、嘴在哪儿"时,可用手指指点,这是学习语言最佳时期的开始
6.1岁半-2周岁:可用简单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识
7.3-4岁能背诵儿歌、讲故事,我们称为丰富语言或语言学习发展的时期
6:中耳炎小常识
1.常见病因:中耳位于外耳道深方,主要结构包括鼓膜,听骨链,乳突,它通过咽鼓管与鼻、咽相通,并且和面神经及大脑相邻。中耳是人获得听觉的重要传导途径。而感冒、游泳、挖耳等很容易导致中耳炎的发生。
2.临床表现及并发症:主要症状是耳部疼痛,闷塞感,流脓,听力下降,如果不及时治疗转为慢性,就可能出现许多严重并发症,比如脑膜炎,脑脓肿,眩晕,面瘫和血栓性静脉炎等。
3.分类与正确处理:中耳炎分为化脓性和非化脓性两种。化脓性又分为单纯型和危险型,前者通过药物治疗可以痊愈,后者必须施行手术才能根除。非化脓性中耳炎又称分泌性中耳炎,可经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或插管等方法治愈。如果患者出现前述症状,应该及时就诊,及时治疗,以防发生意外。
7:急性咽喉炎的健康知识指导
1、平时加强户外活动,多见阳光,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感寒受热。
3、在感冒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外出,以防传染。
4、生活要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夜卧早起,避免着凉。在睡眠时,避免吹对流风。
5、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晨起、饭后、睡前刷牙漱口的习惯。
6、避免烟、酒、辛辣、过冷、过烫, 少食油炸、腌制及带有腥味的刺激食物。急性咽喉炎禁吃虾、蟹。宜吃清淡、具有酸、甘滋阴的一些食物,如水果、新鲜蔬菜、青果等。
7、 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防寒保暖,让孩子多到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体质较弱的儿童,可进服些营养滋补品,以增强抵抗力。住处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家长若发现孩子有咳嗽、流涕等症状,又出现破竹一样的咳嗽声,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治疗,否则孩子可能会在很短时间内发生喉痉挛和喉梗阻。